• <span id="oftmc"><optgroup id="oftmc"></optgroup></span>

  • <span id="oftmc"></span>

    會議新聞
    會議·新聞
    接續文化傳統 聚焦傳承創新 ——“百年易學研究菁華集成”項目介紹
    發表時間:2022-01-25 10:07:27    作者:劉大鈞    來源:光明日報
    接續文化傳統 聚焦傳承創新
    ——“百年易學研究菁華集成”項目介紹
    劉大鈞

          “百年易學研究菁華集成”項目,是一項大型的文獻編纂工程,是對近代以來易學研究的總回顧,是對百余年來易學成果的檢索、保存、甄選與傳承,是對中國古典學術現代轉型的聚焦與總結,更是對易學未來發展的期許和展望。

      近代以來,有哪些易學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要加強文物保護和利用,加強歷史研究和傳承,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發揚光大。”《周易》是中國最古老的經典之一,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近代以來,易學以不同的研究面貌,積累了豐碩的成果,有必要加以系統整理和研究。

      本著接續傳統的文化自覺,2005年至2009年,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搜集、審閱、甄選近現代易學論文1500余篇,重排為《百年易學菁華集成(初編)》論文集,于2010年付梓。但限于當時的人力、物力,知而未見、未知未見的易學文獻大有所在。2010年底,“百年易學研究菁華集成”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相關工作得以繼續開展。

      “百年易學研究菁華集成”項目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近代以來,有哪些易學成果?為制作較為完善的成果總目,我們進行了三方面工作:其一,逐條篩選已出版近現代文獻目錄中的易學條目;其二,總結兩百多個易學關鍵詞,逐一檢索海內外數據庫、圖書館等網絡資源;其三,制作近現代易學家名錄,逐一檢索其論著,補充所闕。我們共搜集易學文獻目錄40730余種,共210余萬字。

      隨后,我們對所知文獻進行了搜集:已數字化的盡可能獲取電子資料;沒有數字化的按館藏前往復制并掃描保存;罕見或珍貴的文獻,也嘗試購買原件。經過努力,我們共收集到易學文獻35180余種(尚缺5500余種)。項目成果包括六大部分:(一)《百年易學編年總目》,系對近現代易學成果的目錄匯總,共計40730余條,210余萬字;(二)《百年易學文章分類目錄》,系對百余年來易學文章的專業分類,按研究主題分為九大類、110余小類;(三)《百年易學菁華集成》初編及續編,是在分類目錄的基礎上,對能夠展現近現代易學成就與特色的菁華文章之甄選,初、續兩編共收錄文章3000余篇,總計5000余萬字;(四)《百年易學文章全文》,共計31480余篇;(五)《百年易學著作全文》,共計2350余種;(六)《百年易學碩博論文全文》,共計1350余篇。

      由此,我們切實解答了“近代以來,有哪些易學成果”這一問題。

      有哪些優秀的易學成果?資料性工作結束后,我們按研究主題,將所有易學文章分為《周易》通論、《周易》經傳、易學史、《周易》哲學、《周易》象數、《周易》與術數、易學文獻、《周易》與中國傳統文化、《周易》與現代學科九大類,每大類下再設小類,共計110余項。

      以分類結果為基礎,我們甄選能夠代表各主題高水平研究成果的文章1500余篇,匯編為《百年易學菁華集成(續編)》,約3000萬字。這些文章,是在文獻齊備的基礎上,在相同研究主題文獻的比較中,結合年代與作者代表性,反復討論、調整而成的結果,應能展現近代以來的易學成就與學術特色。

      《百年易學菁華集成》的“初編”與“續編”,在三萬多篇近現代易學文獻中,甄選三千余篇菁華,實際回答了“有哪些優秀的易學成果”這一問題。

      易學研究如何傳承創新?百余年來的優秀易學成果,是在中西文化碰撞的大背景下,對傳統易學的大反思、大總結與新詮釋。通覽這些成果,其核心關切是:在“中西古今”的變局中,如何實現易學的傳承創新?

      近代以來,發生了以經學范式瓦解和分科范式建立為核心的中國古典學術變革。由分科視域重新審視、研究《周易》,逐漸成為現代易學研究的新傳統。從經學范式到新學范式,這一轉型當然有其積極意義,然而也有可商榷之處。例如,時有對《周易》進行割裂的、片段化的研究,甚至出現隨意發揮、奇見迭出等情況。

      總結百余年來易學研究的經驗與教訓,我們期許的當代易學經典范式,應是充分吸收經學和新學優勢,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是當代易學傳承創新必須遵循的原則。

      我們希冀以易學為典范,通過對百年成果的匯總、梳理與精選,銜接起傳統與當下,超越近代以來的反思,為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添加一份不可或缺的正能量。

      (作者:劉大鈞,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百年易學研究菁華集成”首席專家,山東大學終身教授、講席教授,中國周易學會終身榮譽會長)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中國哲學史學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网站|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天堂不卡|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久久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2021在线观看视频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四虎影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麻豆 | 成人久久久观看免费毛片|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好大好深好猛好爽视频免费|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啊v在线免费观看| 黄床大片免费30分钟国产精品| 亚洲大成色www永久网站|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四虎永久免费影院在线| 久久笫一福利免费导航| 免费看黄的成人APP| 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四虎必出精品亚洲高清| 4480yy私人影院亚洲|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 国产最新凸凹视频免费|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免费的黄网站男人的天堂|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亚洲黄色网站视频|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第一区| 亚洲欧洲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