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an id="oftmc"><optgroup id="oftmc"></optgroup></span>

  • <span id="oftmc"></span>

    前沿動態
    書訊 | 姚春鵬等著《宋明理學與中醫理論嬗變》出版
    發表時間:2022-05-07 16:58:45    作者:    來源:“儒家網”微信公眾號


     姚春鵬 等著,山東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梳理并論證了劉完素、張從正、李杲、朱丹溪、孫一奎、趙獻可、張介賓等各醫學流派代表人物引入宋明理學自然哲學范疇的過程和各自的成就。宋明理學的誕生和發展,促進了宋以后中醫學的發展,直接引發了中醫理論一定程度的嬗變。本書拓展了中國哲學和中醫學的研究領域與深度,豐富了宋明理學在中醫學進展中的畫面,闡明了宋以后中醫學理論嬗變的基本脈絡,對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的發展均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作者簡介
    姚春鵬,男,哲學博士,曲阜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哲學、中醫哲學和儒家哲學的教學和研究。主持有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山東省社科規劃重點項目等科研項目。著有《黃帝內經:氣觀念下的天人醫學》《黃帝內經(全本全注全譯)》《元氣論——自然國學的哲學與方法論基礎》《宋明理學與中醫理論嬗變》等著作10余部。在中國哲學史、孔子研究、周易研究、中醫雜志等刊物發表論文40多篇。研究成果曾獲山東省社科成果獎勵等。

    目  錄

    緒  論
    第一章 理學與后期中醫學關系簡論
       一、理學的形成、名稱與目的
       二、懷疑創新精神與格物窮理的為學方法
       三、宋儒研易與醫易學
       四、理學自然哲學范疇、命題對后期中醫學發展的影響
       五、宋明理學與中醫倫理學

    第二章 劉完素之易、儒、醫三教合一的醫易學
       一、醫教源自伏羲的醫易觀
       二、以易理原道、原脈,論陰陽
       三、以易道論天人一理
       四、以易理論火熱病機及治療之理

    第三章 張子和三才互通的醫易學
       一、張子和的質疑創新精神
       二、汗下吐三法的治療學思想與易學的三才之道
       三、汗下吐三法治療學思想與易學之“通”論
       四、援具體之卦象、易理以釋醫理

     

    第四章 李杲升降交通的醫易學
       一、李杲生平與著述
       二、“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醫學思想
       三、李杲的醫易學思想

    第五章 朱丹溪融會理學的醫學創新
       一、成學經歷與理學淵源
       二、引儒入醫人及格物窮理的創新精神
       三、以“醫”為“道”的醫學觀
       四、“人與天地同一橐筲”的氣論醫學宇宙觀及人體觀
       五、《陽有余陰不足論》《相火論》的理氣之辯底蘊
       六、“相火妄動”的疾病發生觀
       七、心、性、情與“主之以靜”的養德養生觀
       八、宋明理學倫理觀與丹溪的道德與養生實踐
       九、王霸之辨與王道治療觀
       十、丹溪的醫易學思想
       十一、理學鬼神觀與丹溪否定邪鬼致病說及其科學精神

    第六章 孫一奎與命門學說初立
       一、孫一奎生平及主要著述
       二、“人與天地萬物同此理氣”的太極自然觀
       三、“命門-腎間動氣”的太極生命觀
       四、“溫補下元”的溫補主張與“理融識真,應變不膠”的治療觀

    第七章 趙獻可的命門真主說及陰陽五行、先后天論
       一、命門太極真主說
       二、陰陽互根,陽統陰陽的系統陰陽論
       三、五行各有五,各具一太極的五行論
       四、無形寓于有形,先天為主宰的先后天論

    第八章 張介賓對理學思想的全面吸收及對太極命門說的完善
       一、明理之認識論
       二、寶氣之本體論
       三、格心之修養論
       四、察數之規律論
       五、太極三說
       六、先后天不同之陰陽論
       七、生而克、克而用與互藏之五行論

    結   語

    序  言
    在中華大地上,并存著兩種醫學,一種是以中醫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醫學,另一種是與現代科學技術同步發展的西醫學。西醫學是當代世界的主流醫學,其優勢自不必說;中醫學的優勢不只在于中藥、針灸的卓越療效,更因其深得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彰顯著整體觀的醫學模式。因而,中醫學能夠歷數千年而長盛不衰,幾遭排擠打擊仍屹立不倒,至今在防治“非典” “新冠肺炎”等重大疾病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并已走向世界。
    兩種醫學理應優勢互補,協同發展,交相輝映,共同承擔維護全國人民健康的重任。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醫學經典著作,當首推《素問》和《靈樞》(兩書又被合稱為《黃帝內經》)。兩書吸納了先秦儒道等諸家學說之長,采用精氣學說和陰陽五行學說詮釋復雜的生命現象,探求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在天人關系的大背景下,建構了醫學理論體系。

    中國古代哲學重宏觀、重整體、重聯系、重變化的特性,充分展示于這一體系之中。東漢末年,張仲景撰著《傷寒雜病論》,開創了臨床醫學辨證論治的規范。此后,自魏晉至隋唐的近千年中,方證醫學大興,各種方書積累至厚,但醫學理論的發展相對不足,是一缺憾。
    至宋代,思想領域出現了程朱理學,為儒學的新動向;醫療領域,由于王冰在《素問》中補入“七篇大論”,五運六氣之說興起,經宋朝官方的大力提倡,一時竟成顯學。面對不能回避的運氣學說,醫家都須表明自己的態度,或贊同,或質疑,成為學術論爭的一個起因。
    寒涼學派代表人物劉完素既著《素問玄機原病式》,接納運氣學說的病機理論并加以改造,但又指出, “世傳運氣之書……皆歌頌鈐圖而已,終未備其體用,及互有得失,而惑人心志也”。易水學派創始人張元素也說:“運氣不齊,古今異軌,古方新病不相能也。”(《金史》)他們在學術爭鳴和理論創新中,多以理學為據,而不離于醫易。
    金元的醫派形成延至明代,薛己、孫一奎、趙獻可、張介賓和李中梓等醫家皆深受其影響,發揮太極陰陽命門水火之說。宋明理學影響了醫學理論的走向,宋金元明的醫學領域,繼《內經》之后掀起了醫學和哲學相結合的又一高潮。古今許多學者對這一時期醫家爭鳴的哲學背景皆有所關注,但尚無全面和系統的闡述。
    本書作者姚春鵬,在20世紀80年代本科學習階段就對《內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其后如愿以償地成為內經專業碩士研究生,問學于我。后又跨學科專業考取北京大學中國哲學專業,師從李中華教授,攻讀博士學位,為從哲學的高度研讀中醫經典著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醫學哲學領域獲得了更多的發言權。
    其博士學位論文《黃帝內經醫學哲學思想研究》及日后出版的《黃帝內經——氣觀念下的天人醫學》 《元氣論:自然國學的哲學與方法論基石》《細讀黃帝內經》等多部著作,皆顯示出其醫學和哲學兩方面的學養和功力。在研究《黃帝內經》的基礎上,他繼續追蹤中國哲學在中醫發展史上的作用,博士后研究期間,以“宋明理學與中醫學”為題,以期對中醫學理論的歷史發展與邏輯建構有充分的了解。博士后出站后,在繁忙的教務中,他不忘對此課題進行深入研究,并以“宋明理學與中醫理論嬗變”之名,獲批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中醫學理論的發展離不開中國文化母體,而中國哲學的影響尤為深刻。本書全面梳理了兩宋理學大家周敦頤、張載、二程、邵雍、朱熹和明代心學名家陸九淵、王守仁的自然哲學思想,詳盡介紹并論證了劉完素、張從正、李杲、朱丹溪、孫一奎、趙獻可、張介賓等各醫學流派代表人物引入宋明理學自然哲學范疇的過程和各自的成就,指出理學對中醫學的影響,首先表現為引易入醫,發展醫易學。最早自覺地以易理全面解說醫理的是劉完素,而集理學家與醫學家于一身的朱丹溪,將周敦頤太極論和朱熹理學及張載氣學的思想,比較系統地引入醫學,創新了醫學理論,為引理學入醫學的第一人。宋明理學的誕生和發展,促進了宋以后中醫學的發展,直接引發了中醫理論一定程度的嬗變。
    本書拓展了中國哲學和中醫學的研究領域與深度,豐富了宋明理學在中醫學進展中的畫面,闡明了宋以后中醫學理論嬗變的基本脈絡,對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的發展均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相信本書對中醫理論研究者、中醫臨床工作者、中醫學子和關注醫學哲學的讀者諸君,都會有所裨益。
    遼寧中醫藥大學 趙明山
    2021年仲夏于沈陽

    前  言

    在我國,現代醫學與傳統中醫學是維系人民健康的兩大醫學體系。總體而言,現代醫學與當代科學緊密結合,具有鮮明的科技屬性;傳統中醫學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緊密相連,似乎具有更多的文化屬性。正因為中西醫學各自呈現出不同的文化屬性,在近代以來中西文化之爭中,質疑、否定中醫學的聲音一直不斷,中醫學走過了艱難的百年歷程。在近百年,中醫學雖然在困境中堅持下來,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總體上處于弱勢、守勢,甚至是頹勢。與西醫比較,中醫在規模、技術裝備、接受人群等方面差距甚大。

    造成此種局面的原因是很復雜的,但其中文化的變遷、思想觀念的變化是影響人們接受、認同中醫學的重要原因。近年來,隨著國學的升溫,中醫學也漸漸為更多的國人所認可與喜愛,民間中醫熱興起,養生受到大眾的追捧。這一切都為中醫學的振興發展提供了契機。特別是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中,中醫藥更是展現了其獨特的抗疫效果。

    一方面中醫學受到民間乃至國家層面的重視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固然是好事但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從思想文化、哲學思維方式等方面對中醫學的本質、特征作出深刻的反思使人們能夠更準確地理解中醫學為中醫學發展提供更現實可能的路徑與西醫學相比中醫學具有更鮮明的文化屬性中醫學自形成理論體系的黃帝內經以來就與古代哲學自然觀水乳交融黃帝內經中就浸透著老莊道家、儒家易學的深厚底蘊散發著諸子百家的豐富信息

    及至中國古代哲學高度發展的宋元明時代,中醫學更是為當時的社會精英所眷顧,宋代多位帝王重視醫學,宋徽宗甚至親撰《圣濟經》,敕令群臣編撰《圣濟總錄》,以惠濟蒼生。宋以后的中醫形成了普通醫家之外的儒醫、道醫兩大文化醫派,對中醫學理論的發展極具促進作用。自藥王孫思邈倡“不知易不足以為太醫”以來,歷代著名醫家都非常重視儒道之學對中醫學的輔助作用。

    劉完素云:“易教體乎五行八卦,儒教存乎三綱五常,醫教要乎五運六氣。其門三,其道一。”(《素問玄機原病式》)朱丹溪認為,《素問》載道之書也,非吾儒不能讀。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被看作“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可以說,自古以來,中醫學就與儒學、道學、易學密不可分,接受其濡養,著名醫家同時也多是造詣頗深的哲學家。由此而不斷推動中醫學向前發展。

    本書嘗試從宋明理學與中醫學關系亦即哲學與醫學關系的角度來理解中醫學及其理論的發展變化劉完素、張從正、李杲把易學思維引入中醫學以易理解醫理開理學與醫學結合之先河這是宋明理學影響中醫學的第一階段朱丹溪是朱熹四傳弟子許謙之徒集理學家與醫學家于一身是宋明理學與中醫學關系史上的關鍵人物朱丹溪把周敦頤太極論和朱熹理學以及張載氣學的思想比較全面、系統地引入醫學創新了醫學理論成為引理學入醫學的第一人

    進入明代,理學與醫學的互動向著更深入、實質的方向發展,出現了很多理學與醫學兼通的儒家和醫家。其中,在理論方面做出創造性貢獻的是孫一奎、趙獻可和張介賓。他們把理學自然哲學的核心概念———太極,引入中醫學而發展出太極命門理論。到張介賓提出“太極三說”,標志著理學與中醫學互動的邏輯終結。

    中醫學理論的發展受制于中國文化,特別是中國哲學對其產生深刻影響。宋明理學的誕生和發展促進了后期中醫學的發展,直接引發了后期中醫理論某種程度的嬗變。理學的主要觀念和觀點,如太極論、格物致知論、理(德)欲論、先天后天論都為中醫學所吸收,成為后期中醫理論體系中重要的甚至是核心的內容,如受啟于太極論而創造的命門太極論。

    同時,明清醫家對無形的三焦及相火的重視與其倡導命門太極說有密切聯系。理學的太極觀念引入中醫學是由朱丹溪開始到張景岳而完成的一個辯證發展過程。其標志性的成果在于張景岳“太極三說”的提出。這也是宋明理學與中醫學理論有機融合的完成和標志。此后,中醫學與理學的結合都是在此基礎上的深化和發展。
     

    黃海不孤儒 姚春鵬 

    辛丑五月于曲阜師范大學日照校區靜遠齋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中國哲學史學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好紧我太爽了视频免费国产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夜色AV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麻豆视频免费观看|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视频下载| 国产亚洲精品一品区99热| 九九免费观看全部免费视频| 国产一级一片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 人成午夜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片|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在线免费观看韩国a视频|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91制片厂制作传媒免费版樱花 |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俄罗斯极品美女毛片免费播放|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羞羞网|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久久青草免费91观看| 亚洲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黄色片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软件|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美女被免费视频网站a国产 |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性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不卡流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相泽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麻豆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免费人成动漫在线播放r18| 亚洲卡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三| 免费看少妇作爱视频| 日韩av无码免费播放|